希特勒一點都不熟《一個德國人的故事 哈夫納1914-1933回憶錄》賽巴斯提安.哈夫納
作者哈夫納為德國赫赫有名的新聞記者、政論家及歷史學家。本書為德國2000年年度暢銷書,甚至被評為是「當年最有價值的出版品」,作者也被譽為是德國的「道德良心」。本書從小人物的觀點,生活化的方式來挖掘德國之所以會成為滋生法西斯納粹主義溫床的原因。

  哈夫納曾於幼年及青年時期先後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一九二三年勢如奔馬的通貨膨脹、各政治黨派的激化以及納粹主義的崛起。縱使其本人未嘗因政治或種族因素而遭受迫害,哈夫納仍自視與「第三帝國」進行決鬥,並於一九三八年流亡英國。

  本回憶錄完成於一九三九年,乃作者針對其人生第一個三十年所遺留下來之文稿。年輕的哈夫納於流亡時期得以保持客觀立場,同時基於親身經歷所獲致的印象,以銳利目光預見了即將成形的災難。而凡是不想對這場災難視而不見的人,其實早在一九三三年以前即可加以認知。

那件事件從此不了了之,再加上我們當中沒有人認得任何死者,而報紙在隨後幾天所報導的都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我們心中的恐懼也就被淡忘。
反過來說,我們這些不知名的其他人物,變顯得頂多只是歷史的物件或棋局中的卒子而已,可以任人擺佈、放著不管,或被犧牲宰殺。
軍事化生活有其獨特的法則。我們一旦深陷其中變失去自由發問的權利,不再探究自己如何、為何落入這種局面,以及來此的目的何在。
現在我注意到,我的整個自我都掉進了這個陷阱。如今我已落入「同志般的團體生活」之陷阱。
「同志般的團體生活」可以是多麼可怕的一級毒品。毒品能夠讓人感到幸福,所以肉體和心靈都可能對他產生依賴性,而且毒品也可以帶來某種療效以致讓人上癮。



  希特勒一點都不熟。其實我一點都不了解當時的歷史,學生時代理科的學生對於外國史,更是一無所知。以前讀理科的學生,歷史老師就算認真上課,學生也不會認真聽,因為考試不會考。就因為這樣所以當時所念得外國史,一點都沒有留在學生的腦海中。
  對我來說,歷史的我是一點都不了解,為什麼一戰後不出幾年,就發生了二戰。或許很多原因,或許是有人作怪。其實學生的我,或是現在的我也不理解。就算是現在,我們連自己『國家』在二戰的時候發生的事物,也是一知半解。更何況是半個地球遠的歐洲。
  關於作者的觀點,其實我挺懷疑的。生活上面常常遇到一種司空見慣的「惡事」,例如詐欺、或是強暴等等。對於這類已經習慣的「惡事」,大家時常是視而不見。這不是我們接受,而是無法改變。但有一種人就是會跳出來講話,通常這種人稱作「評論家」、「衛道人事」或是現在稱作「名嘴」。對於「惡事」投以強烈的厭惡,並且在上面加諸「看法」,以及給予社會一個方向或價值。讓一般的人可以有個追尋的對象。這樣的結果就好像可以解決這樣的事件,其實除了心裡上得解除,在現實上不出幾天可以又會發生類似的事情。對於無法改變的事情,或是知道可能會發生得「惡事」,大家都選擇一個目標來共同批評它,結果得到的是一種團結以及前進的力量,這種例子對於政治家,是非得學習的一種策略。
  作者當時人在英國,對於敵對國的民眾教育可是相當需要的。理性或是非理性的批評敵對國家,對於作戰中的國家絕對是擺在第一的重要政策,唯有如此才能凝聚全國的力量。以前二戰如此,現在美國的反恐也如此。
  對於此無奈,高喊著道德的「批評者」到底是正義還是不正義?對於利用無奈的政治家,是愛國還是不愛國?結果,不管你選著哪一個唯有存活下來的理念才能確保理想。我不了解納粹或是希特勒,看完我還是不了解,為什麼納粹會得到政權?實在沒什麼太大的意義。
希特勒 一個德國人的故事 哈夫納 納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bo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