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200元寫的

西門紅樓百年故事書

西門紅樓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成都路上,緊鄰西門町徒步區。共兩層高的這棟紅磚洋樓為1908年所建的台灣三級古蹟,而該古蹟建築最獨特地方,就是其外觀為每正立面8m。也因此,該建物於日治時期通常被稱為八角堂。

  紅樓百年,建於1908年,日治時代第十三年,前約五十年日治,後約五十年中華民國。時代劇烈變化,創造很多故事,但是很可惜的是這本官方的書籍,並不能有強烈立場,實在不能稱故事書,實際上屬於敘述書。缺少了立場的故事有如喝白開水,實在可惜。

百年故事書

  西門町因為位於台北城的西門外,因此得名。在日治時代,西門町原本還只是一片荒涼的地方,後來日本人決定仿效東京淺草區,在此設立休閒商業區。其中最早的娛樂設施為1897年的台北座、1902年的榮座(現為新萬國商場)及1908年的八角堂(西門紅樓)。

  西門町由日本人建設,早年日本人群聚生活在總督府(現中華民國總統府)附近,當時大量的日本移民到了台灣,也帶來了大量的日本文化,還有現代化的生活。那個年代的現代化就是自來水、電力、教育、交通與衛生。日本人為了達到跟日本本島相同的生活水準,大量開發台灣,當時也算是因禍得福。這種情形在各個中國的割讓地也相同,現在上海租界地也是上海的精華地帶。當時的中國被強迫開港,事後來看絕非一件壞事。西門町在那個背景下,為了在台日本人的娛樂,創造了相當多的貿易跟娛樂。不過,當時在西門町的絕大多數都是日本人,非當地人經營。
  後期,國民政府遷台,又是大量的移民進入台灣,很直覺的國民政府接收了全部的在台日本的人財產。台北城中大多數的日人財產,就直接轉交給遷台的軍人或是政府官員。這類的事件是在是很好的故事題材,當時一定很多衝突跟妥協,很可惜的,生活上並沒有太多這類的資訊,相對就沒有人注意。國民政府接手管理之後,帶來相當多的中國文化,一時間大量的戲劇出現在西門町,當時的在地人,情況就跟日治時代相同,也是很少參與其中。
  當時的,台北城,居住了大量的日本人,在台灣被美國攻下之後,日本人大量離台,中國人大量接收資產。我很好奇如果當時日治時代出生當地人,人在哪裡?在做什麼?很可惜的,這些都不是主流訊息,少在大眾媒體出現。日治時代在地文化,就像是沒有實體的影子,出現在生活中,但看不到光源。

紅樓
  一眼就知道不是中國建築,日本人蓋得,台北城中大量歐式建築全都是日本人蓋得,他們很瘋狂,喜歡模仿歐洲人,當然現在的日本人也是如此。

我的西門町與紅樓
  我沒去過紅樓,甚至沒有親眼見過,因為西門町有名的不是紅樓,是電影院。我對西門町的印象不外乎就是電影院跟流行的東西。早年,電腦跟網路沒有很發達的時候,要找到流行的東西,塞車超嚴重的西門町(當時沒有捷運)。那個時候的要找日本的東西,西門町都有。其中我最常去的就是萬年了,以前沒有網路,看個東西要跑這麼遠,還貴到不行,實在很麻煩。在那個時候,衣服什麼的都還是從日本進來,現在應該都是韓國或是中國的。時代不同了,現在西門町人最多的不是紅樓或是萬年,甚至不是電影院,而是「西門站六號出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bo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